亚马逊测试刷手支付,用时仅为0.3秒,手脉识别会是新未来吗?( 三 )

所有国家中,美国对于人脸识别的排斥态度可以说是最为明显的。今年5月,旧金山成为全球首个禁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城市;7月,美国马萨诸塞州萨默维尔市议会也通过投票,当地警方和市政部门禁止在公共场所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美国人普遍认为人脸识别技术风险较大,相关好处也被夸大了。专门研究技术伦理的美国独立研究员Stephanie Hare表示,消费者应该避免轻易泄露自己的生物特征数据,如果一家公司被黑客攻击的话,消费者可能需要6年或更长时间才能消除数据失窃所带来的威胁。

亚马逊由此率先做出改变。在美国境内,这项技术的落地或许比人脸识别要快得多。第一,该项技术的结账速度被缩短至0.3秒,优于银行卡交易的3~4秒的时间,将大大加快结账速度;第二,系统识别错误率大大降低,规避了人脸识别软件可能造成的种族歧视的争议;第三,比起人脸识别,手脉识别的接受度要高一些,零售商的选择可能性也会相应提高。

手脉识别优势明显,但落地推广仍是难点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进入生活以及场景的不断拓新,对于个人安全、方便的身份认证手段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基于此前身份证号、口令等手段,人们的安全并没有得到确切的保障,甚至因此产生了一些新的不便。为了实现更高的安全性,将数据融合后用于身份鉴别,结合多种生理和行为特征进行身份鉴别以提高鉴别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成为了身份鉴别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