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租衣成“黑马”?想成可能还没有那么容易( 三 )

【共享租衣并不新鲜 , 且早有企业“资不抵债”】

对前两年爆火的共享经济有过一定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 很多所谓的“共享”项目 , 本质上是一种短时租赁服务 。 而既然是租赁服务 , 作为担保的押金就需要更为规范的管理 , 此前在共享单车上就连续爆发了多个品牌押金难退的问题 , 甚至知道现在还在对不少用户产生影响 。

相比之下以街电为代表的共享充电宝 , 则是早早就联手了微信支付分以及芝麻信用分 , 并开启了信用免押 。 而与之相对应的 , 以共享租衣平台衣二三为例 , 入会前需缴纳299元即可包月享受免收租金 , 否则就需收取300元押金 , 或冻结300元花呗预授权 。 且非包月会员每次限租10件单品 , 而成为会员后 , 根据等级的不同则会有不用的“衣位” 。

而最早在2017年 , 共享租衣行业内就发生了疑似“卷款跑路”的情况 。 当时火爆一时的共享租衣软件“多啦衣梦” , 曾面向用户提供缴纳2688元/年会费 , 即送一年半会员服务 。 不过随后平台被爆宕机 , 最后公司号称“经营不善” , 向会员提出剩余服务费换购衣物的解决方案 。 且经《成都商报》采访发现 , “衣服都是卖剩的 , 旧的 , 与地摊货差不多 , 根本没法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