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戏剧精品 展现艺术魅力( 四 )

经典复排应“常演常新”,不断探索东方戏剧美学精神

北京人艺的创作目标不仅要一时掌声,更追求永久回声。对艺术永远怀有敬畏之心、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是北京人艺的精神所在。正是这份不急功近利、不被市场所左右的定力,培养了忠实的观众群体,奠定了北京人艺的艺术自信和立身之本。

时间与观众,是检验经典的重要标准。对待经典作品,必须以较高的艺术性去创造、呈现,使其“常演常新”。在再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要以发展眼光不断挖掘角色的典型性、语言的经典性与主题的多元性,诠释出新风格、新气派。一辈辈演得不一样,却皆在不同时代成就经典,话剧好看的魅力便在于此。

宏观来看,我们不仅要把单个作品排好,更要努力建立中国话剧自身的经典体系:曹禺、郭沫若、老舍、田汉、吴祖光等剧作家的经典作品,通过不断加工改造、再创造,被打造成更有生命力的完整戏剧作品体系,形成经典的示范作用。

复排经典的背后,更要继续话剧前辈未竟的事业——话剧民族化的探索之路。《蔡文姬》是民族化的宝贵实践,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既要继承好,也要对戏剧有新发现、新认识、新发展,寻求艺术层次观念和境界的突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