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神犬到绿色金条,炒鞋的结局早已注定( 三 )

但是王占奎并没有立即出手藏獒,不是他不想,而是当时北京上海等地陆续发布了严格的养犬管理办法,养犬热在全国范围内严重消退,来买狗的人越来越少。王占奎主动找到媒体,讲述了以西藏、东方神犬、惊险坎坷的为关键词的寻獒故事。

1998年9月4日,大河报发表《千里寻藏獒,中原听咆哮》,把本来只是为了赚钱而走进西藏的王占奎,称为中国抢救保护藏獒第一人。

“神秘的东方神犬、台湾明星高价购买、一只藏獒抵两只雪豹”文章很快被《西宁晚报》《拉萨晚报》《海峡都市报》《春城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转载。 1999 年,一条2个月大的幼年藏獒,在国内价格最高达 5 万元,成年藏獒最高已经可以卖到20万元。那年北京天通苑的房子,1平米才1000多。 当时的上海有句流行语:买栋房子、找个老婆、生个儿子、买辆车子、养条藏獒。

这话正代表了这一时期,人人想从藏獒身上捞笔金的财富梦想。 然而这其中最著名的故事,主角却不是“神犬保护神”王占奎。2003年,前中国田径教练马俊仁出任中国藏獒俱乐部的主席。 马俊仁进军獒圈后给藏獒插上了民族主义的翅膀,“我养藏獒,不是因为缺钱,是因为世界犬业中中国没地位,而藏獒数来数去该是最好的犬;只要下功夫弄,咱们一定能拿世界冠军。我们国家方方面面都不能让人看不起;以后出口藏獒,我还要为国家赚外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