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迅速上线视频平台,短“窗口期”趋势下电影的差异变局( 三 )

《上海堡垒》迅速上线视频平台,短“窗口期”趋势下电影的差异变局

可以发现在进口大片、国产大片、小成本文艺片、豆瓣低分等几个类别下,时间最短的《二十岁》仅6天便上线网络平台,票房极低,也几乎没有什么热度;时间最长的是漫威的两部《复仇者联盟》均在100天以上;此外国产科幻全民爆款《流浪地球》84天后才上线视频平台,间隔大大长于一般国产电影。

一眼就能看出的逻辑是,票房越成功,院线上映周期自然越长,如《流浪地球》《无双》这些密钥延期的国产爆款电影都在较长时间后才上线网络。此外,漫威系列的电影上线网络间隔也很长,既有票房高上映周期长的因素,也有品牌和版权因素使其不同于一般进口片。

而对那些院线生存周期较短,院线三天游、一周游的电影来说,利用讨论尚未完全散去的余热,迅速上线网络平台就顺理成章是最大化利益的方式了。

院线“窗口期”是一个来自国外的“老”概念——“窗口期”源起于美国80年代,DVD租赁兴起后电影的放送渠道开始多元化,为了在各个售卖平台间取得相对平衡错开各个渠道的播出时间,让电影的院线收入不被其他渠道影响。在当时,院线端是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发行放映渠道,院线的重量级使得早期的窗口期很长,但如今,这个概念正在随着网络平台的崛起而迅速弱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