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公司放贷简史( 二 )

2017年12月1日,央行、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文件。和陈曦的判断一样,现金贷产品的利率被限定在年化36%以内。疯狂了一年多的现金贷行业,一夜之间陷入停滞。

就在现金贷公司的老板们开始为生存挣扎的时候,2017年底的这个时间节点,对于“TMD”等互联网巨头来说,却刚刚吹响冲锋号。

2017年10月,美团上线了“美团生活费”信用贷款产品;滴滴在同年底获得了支付牌照,转年把金融部门升级成了金融事业部;字节跳动则在今日头条和抖音的贷款广告中赚的盆满钵满。

现金贷的黄金时代还没来得及从容落下帷幕,新一波互联网公司们就急匆匆地从它手里抢走了接力棒。

今天,在中国人的智能手机上,无论是聊微信、刷抖音、看微博,还是用淘宝购物、滴滴打车、携程订酒店,甚至是在刚拆封的小米、华为、OPPO手机上,互联网信贷产品都无处不在。而这些处在不同行业的互联网巨头们,也终于有了一个相同的业务——放贷。官方说法则是,消费金融。

这一切的起点,都在2009年。那是金融海啸后的第一年,中国经济需要依靠扩大内需来拉动,银行已经无法满足越发多样的金融需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