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用市场乱象丛生 八部门联合发文规范教育App( 四 )

除了泛滥问题,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副局长杨梦东称,在利益驱动下,一些移动互联网应用传播色情、低俗信息现象日益突出,甚至出现过度娱乐化、低俗、性暗示内容等。

据媒体报道,去年,南京市民许先生为女儿下载了针对作业辅导的在线APP“互动作业”,但在不久后发现女儿由‘互动作业’辅导软件推荐而阅读描写情色内容的电子书。经查,“互动作业”APP存在大量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低俗色情互动信息。类似的案例频见报端。

针对这些乱象,各部门已经在近年来采取了许多措施。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并对中小学学习类App乱象进行了集中治理。整顿后,大量严重违规的APP下架,仅苹果应用商店下架的学习类APP就超过15000个。

各地也因地制宜提出管理细则。如广东省出台的《广东省面向中小学生校园学习类APP管理暂行办法》,建立黑白名单;北京市于今年一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APP、互联网群组、公众账号管理的通知》,要求进入校园的APP不得“超标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不得向学生收费,不得组织考试、竞赛、排名。要保障信息安全,防止泄露学生隐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