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奇遇 | 用朴拙的当代设计,构建情感与精神的体验空间( 三 )

细雨中走在大寺沟旁通往石窟的小路上,会有小石子从山崖上滚落。河床上的施工看起来并不繁忙。贺所长介绍,由于炳灵寺石窟保护区域面积比较大,河床上清理出的泥沙一时没有合适的地方倾倒,影响了工程进度。此外,今年5月以来水位比较低,导致大型运输船只不能在河道作业,也影响了水利工程进度。不过,目前炳灵寺通外往外界的公路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解决一系列老大难问题。

炳灵奇遇 | 用朴拙的当代设计,构建情感与精神的体验空间

谈到炳灵寺即将开通的公路,陈耀光、张灿、厐喜等导师从设计和游客体验的角度出发,不建议用公路取代目前的水上参观行程。他们认为,从刘家峡水库一路的风光和体验非常独特,这样的体验是公路交通不能提供给游客的。对此,贺所长也有自己的看法:“陆路和水路各有优势。水路可以感受自然风光,陆路比较近,对游客来说比较经济,成本低。”

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对改造空间的设计要求很实在,“完善服务功能,让游客有休息、休闲的空间,能解决他们的餐饮问题。”对于相关的人力配套问题,贺所长坦言还没考虑好,“建好后是承包出去还是研究所自己做(没有确定)。今年我们成立了旅游服务公司,改造后的空间是否由公司经营,还没确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