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来了,你想吃吗?( 四 )

针对消费者关心的口味问题,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教授李健表示,我们闻到的每一种食物味道大概有几百甚至上千种,怎样去解析这些味道的物质基础,把一些不好的物质去掉,是一个难点。

适应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也是团队的努力方向之一。与国外开发的人造肉汉堡等产品不同,李健正在思考是不是可以开发一些饺子、肉丸等人造肉产品,从碎肉做起。他还期望未来技术成熟时能生产出人造肉制成的牛排、猪排、红烧肉等。

“零胆固醇”是卖点,能普及吗?

单纯考虑口感因素,很多消费者犯不上购买价格比普通肉更高的人造肉,“零胆固醇”的卖点可能成为人造肉未来占据市场的主要原因。

2018年,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发布的《蛋白质:中国远景》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因担心健康和关注环保,正积极主动减少肉类消耗量。如今,39%的中国消费者正减少肉食摄入量,更青睐蔬菜、豆腐和纯素的肉食替代品。这种肉类消耗量减少主要针对猪肉,过去3年来中国猪肉销售已稳步下降。

出于健康考量,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注重饮食中的脂肪摄入,减少食用高胆固醇的肉类食品,这给人造肉企业带来了商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