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8年,武汉离互联网第一梯队城市还有多远?( 十 )

毕业之初,雷军与一同在武汉广埠屯电子一条街打工的李儒雄创办了三色公司,卖电脑、搞印刷、仿汉卡,虽然什么都干的三色公司最终因为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倒闭,但这也为后来的光谷创业咖啡埋下了种子。

围绕武汉发生的一切,都是雷军从学生时代走向商业时代的过渡时期,雷军在这里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身份转变,从学霸试水创业者。可以说,武汉是雷军梦开始的地方。

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雷军对武汉一直满怀着感激与怀念。

从武大毕业仅六年后,雷军向母校武汉大学捐款14万元、2013年武汉大学120周年校庆雷军又捐款1000万元、同年与当年创业伙伴李儒雄创办光谷创业咖啡,为武汉打造一片天使投资生态环境……

直到2017年,有意让“百万校友资智回汉”的武汉政府找到了雷军,与一直有着故乡情结的雷军一拍即合,当年,雷军就带着小米、金山、顺为计划在武汉全面建设第二总部,落地新零售、人工智能、海外业务等,并设立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引进或培育小米生态链企业。

第二年,雷军将小米手机发布会第一次落地武汉,重回校园开发布会,雷军甚至“有点紧张,像一场期中考试。”但每次回武汉的雷军,看上去总是满面笑容,坐在武大校园的操场上,他感慨:“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