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8年,武汉离互联网第一梯队城市还有多远?( 四 )

“下班之后我们一起跑步、打篮球、玩英雄联盟。有一天晚上,我们打赌,一定要赢一把才能睡觉,就一直打一直输、一直打一直输,直到凌晨五点,终于坚持到胜利。”

他们的坚持换来了天使湾、武汉科创、IDG资本、红衫中国、火山石资本等一线机构的共4轮融资。

同样是这一时期,作为学生创业典型代表的黄承松在一次DEMO咖啡举办的创新沙龙活动中结识了毕业6年、参与过PPTV创建的师兄夏里峰。两人一拍即合在“九块邮”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推出了平价电商平台卷皮,他们也和当时很多的武汉创业者一样在武汉见了一圈投资人后在外部完成融资......

有创业者在接受我们采访时直言,2012年左右武汉整体创业氛围不错,属于创业浪潮的萌芽期,很多现在不错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在这一时期“冒出”创业的想法。

但与创业者蓬勃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外界环境对创业并不友好,钱难融、资源匮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大部创业者既没有经验又缺少辅导,很少有机会能与成功的创业者、投资人接洽,更多的是闭门造车,学生创业这一现象更加凸显,而武汉又正好拥有数量最多的在校大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