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趣头条( 七 )

从近期各互联网公司相继披露的财报来看,着眼于新兴市场的公司表现也尤为亮眼。典型代表如拼多多,在二季度实现营收72.90亿元,同比增长169%;平台年活跃买家数达4.832亿,同比增长41%,净增1.396亿,较一季度单季增长3990万活跃买家——老牌互联网公司今天完全不敢想象的数字。至此,拼多多市值甚至一跃超过百度。

可见,互联网领域的业态创新,只要盈利模式清晰且符合逻辑,市场就会给予积极认可。

作为前后脚登陆纳斯达克的上海本地公司,虽然趣头条与拼多多商业模式不同,以内容为主、偏社区属性的趣头条,在营收及用户方面的表现并不如拼多多那样明显。但是,由于趣头条守着新兴市场的巨大流量入口,产品模式对用户具有强粘性,其中用户群的消费能力又曾是一块被大大忽视市场,一旦与消费渠道连接,无异于念起“芝麻开门”,将唤醒巨大的价值宝藏。

尤其是,随着对价格并不敏感且有充沛消费意愿的年轻一代走向社会,有自我生存能力及经济支配权之后,对于掌握新兴市场玩家需求的平台来说,自然是一种隐形的价值利好。

这也是资本市场一度看好趣头条的原因之一。腾讯在投资快手之后,2018年又紧接着又选择了趣头条。根据腾讯今年年初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腾讯控股持有趣头条14.6%的被动股权。加上此前基岩资本对趣头条“强力买入”的评级、德意志银行给予的“持有”评级,均为趣头条做了一种背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