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不再羞滴滴( 三 )

如果企业与用户直接都按照规矩办事 , 那是很可怕的 , 举一个前几天刚刚发生的小事作为案例吧 。

我在微博上转发了一个货拉拉司机的言论 , 然后没过多久 , 货拉拉官方微博就给我发私信说我“...肆意传播此不实信息 , 对我司品牌形象和声誉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 货拉拉已对该文章进行取证 , 请您及时删除相关信息 , 停止侵权行为 。 ”

货拉拉的工作人员做的没错 , 但这就是企业在中规中矩在和网友沟通 。

作为普通的网民 , 滴滴也好 , 货拉拉也罢 , 我们普通人对这些“品牌形象和声誉”没有获得任何好处也不必有任何义务 , 关于产品信息 , 自然没有你们的员工知道的多 。 在这种利益落差和信息鸿沟背景下 , 网友说的不对 , 企业就认为“总有刁民想害朕” , 像豪猪刺猬一样 , 本能的竖起全身的尖刺和网友针锋相对 , 我相信90%的企业遇到负面吐槽 , 第一心理反应都是如此 。 但是如果企业把尖刺对准了网友 , 那么网友只好也如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