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方法千万条深入思考第一条( 二 )

1.书本与生活,触类旁通,相互印证。读书要读“活”,举一反三,方可极大地丰富书本内容,收获阅读的乐趣。比如《红楼梦》这部小说里除了诗词,其实还有很多关于建筑的描写,阅读时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建筑,进行比照,又或者可以找来《中国建筑史》等专业书籍,对照着阅读。这样一场阅读,便可以使一本书变成几本书,构建起一种知识大框架,获得“学而时习之”的另一种快乐。

2.抓住关键,以之为纲,统摄全局。一本书里的人物、事件纷繁众多,需要找到全书的纲领,才能更有效地读出全书的精髓所在。比如《文化苦旅》,可以抓住一个“苦”字认真思考,为什么旅途是“苦”的?既然是苦的,意义何在?比如《苏东坡传》,苏东坡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然后从这些特质出发,在阅读中去把握苏轼的一生,便会发现书中的人物形象特别鲜明。

3.抓住“小”点,深入分析,品出特色。这里的“小”可以是某个非主要人物,可以是某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从“小”处读出“大”手笔。比如读《红楼梦》时,不妨想一想林黛玉进贾府时,贾母就餐,为什么在旁边伺候的是王夫人和王熙凤,大儿媳邢夫人却不在场;读《三国演义》时,关注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好汉之余,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看似不重要的女性,或会发现另有妙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