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方法千万条深入思考第一条( 四 )

“妾若不报大义,死于刀刃之下!”这位女子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她以闭月羞花之美貌为武器,游离于董卓、吕布之间,妙用心机,挑拨离间,使两人心生嫌隙。在凤仪亭机智应变,在董卓面前巧解危局。貂蝉的精彩,在于读者并没有想到暴政的董卓和助纣为虐的吕布会同时拜倒在一名歌伎的石榴裙下,但事态发展却又在情理之中。貂蝉充分利用了两人共同的喜好和弱点,以小己博大局,让读者眼前一亮。

另一精彩的三国女性便是孙尚香。一登场便有三分架势,“孙夫人房中两边枪刀森列,侍婢皆配剑”,夫人自幼好观武事,居常令侍婢击剑为乐,故尔如此。女子习武,必非寻常之胆魄也。但当刘备心生猜疑畏惧时,孙夫人又笑曰:“厮杀半生,尚惧兵器乎!”命尽撤去,其豁达和善解人意又一览无遗。且不论叛国与否,她为了刘备的功业,舍身离开故土,痛别吴国太后,斥退徐盛、丁奉等追兵,为夫君博得一线生机。她刚烈、果敢、开朗而又忠贞,绝对称得上“女中豪杰”。

《三国》中的女人“以小己之力挽回大局”的举动背后,也体现了历史的局限性。纵使她们有远大胸襟,仍难免身不由己。她们更像是“攀枝花”,要借外界力量,方能绽放奇葩。貂蝉的背后有王允的指导,战胜董卓的方式也只是用美色诱惑男子,离间他们;孙尚香则是利用吴国的力量才能强势一时,靠吴国太后的宠爱才能保得夫妻双全,但最后也还是默默退场。她们在史册上的耀眼光芒,局限在其自身力量和性别、地位的桎梏中,她们只能倚仗美貌、家族力量才能一展抱负,却在昙花一现后,又将江山还给男人们。女性力量造就的“传说”背后,也藏着那个时代女人的无奈和悲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