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开玩笑:婴儿时期每个人都是天生科学家( 三 )


尽管婴幼儿难以告诉我们他们的想法 , 但我们可以更巧妙地利用语言 , 推测出他们知道些什么 。 美国密歇根大学安阿伯分校的亨利·威尔曼(Henry Wellman)就曾分析儿童自发对话的录音 , 从中寻找能揭示儿童想法的线索 。 我们还可以向儿童提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问题 , 比如让他们在两个选择中进行取舍 , 这比开放式问题更有利于分析 。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及整个90年代 , 科学家通过这些技巧发现 , 婴幼儿对周围世界已有很多了解 , 他们的认知并不限于具体的和当前的感受 。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勒妮·巴亚尔容(Renée Baillargeon)和哈佛大学的伊丽莎白·S·斯佩尔克(Elizabeth S. Spelke)发现 , 婴儿能够理解一些基本的物理关系 , 比如运动轨迹、重力和容量等 。 当玩具车似乎要穿过一堵实心墙时 , 他们往往看得更起劲 , 对日常生活中符合基本物理学原理的事件却不太关注 。

长到三四岁 , 儿童具有了一些基本的生物学概念 , 对生长、遗传、疾病也有了初步认识 。 这说明儿童在看待事物时 , 不仅仅停留在表面 。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苏珊·A·格尔曼(Susan A. Gelman)发现 , 幼儿都认为动植物有一种看不见的“精髓” , 不管外表怎么变化 , 这个“精髓”始终不变 。 对婴幼儿来说 , 最重要的知识是对人的认识 。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安德鲁·N·梅佐夫(Andrew N. Meltzoff)研究表明 , 刚出生的婴儿就知道人是特殊的 , 会模仿别人的面部表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