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开玩笑:婴儿时期每个人都是天生科学家( 四 )


到了20世纪末 , 一些研究已经证实 , 婴儿具有抽象而复杂的知识 , 而且随着年龄增长 , 这类知识还会迅速增加 。 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 , 婴儿生来就掌握很多知识 , 比如对于事物和人类的行为规律的认识 。 毫无疑问 , 新生儿的大脑绝不是一片空白 , 不过儿童知识结构的变化说明 , 他们也在通过自身经历认识世界 。

人类如何从大量复杂的感官信息中认识世界 , 一直是心理学和哲学上的一大谜团 。 过去十多年 , 对于婴儿为何能又快又多又准地获取知识 , 科学家已经了解得越来越多 。 确切地说 , 我们发现婴儿具有一种非同寻常的能力:从统计规律中学习 。

像科学家一样分析

1996年 ,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珍妮·R·萨弗兰(Jenny R. Saffran)、理查德·N·阿斯林( Richard N. Aslin)和埃利萨·L·纽波特(Elissa L. Newport)通过对语言语音模式的研究 , 首次证实婴儿具备这样的能力 。 他们给8个月大的婴儿播放一组具有统计规律的音节 , 比如“bi”跟在3次“ro”之后 , 而“da”总是在“bi”的后面 。 然后 , 他们再播放另一组音节 , 可能与上一次相同 , 也可能不同 。 如果统计规律不一样 , 婴儿明显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听这组音节 。 最近一些研究显示 , 婴儿不仅能发现音调、视觉场景中的统计规律 , 还可以归纳出更为抽象的语法规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