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十年 没有“BAT”( 二 )

高度碎片化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始于2009年。这一年,“感知中国”的概念被提出,不久之后,物联网被正式列入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2012年,国家颁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有了政策加持,物联网一时成为了最时髦的技术,发展如火如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信息化蓝皮书提到,当时各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于发展物联网都很重视,呈现出“遍地开花”的现象。

过高的期望值后必然会出现泡沫期。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正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大家一窝蜂做物联网,辛辛苦苦却不见成果,无法落地,还有一些企业借助物联网项目圈钱、圈地。

王正伟记得,当时很多政府、企业的示范项目完成得很顺利,一旦到大规模应用,就发现很难推广,“用人联网的通信模块做物联网,连接数少时,成本可以负担。但是物联网连接数规模一般都过万甚至是几十万,我们就发现成本难以接受。”

除了成本制约,物联网的系统复杂性更是让从业者如同盲人摸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