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人脸识别:几秒便生成事业报告 准确度令人惊讶( 六 )

教育是人脸识别的“重灾区”。不少教育科技公司都推出过类似旷视的监控功能,声称可以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并对异常行为实时反馈。一段宣称是“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的描述是这样的:

系统每隔30秒会进行一次扫描,针对学生们阅读、举手、书写、起立、听讲、趴桌子等6种行为,再结合面部表情是高兴、伤心,还是愤怒、反感,分析出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状态。目前仅趴桌子一项为负分行为。若此类不专注行为达到一定分值,系统就会向显示屏推送提醒,任课教师可根据提醒进行教学管理。

除了课堂以外,高校所谓的“智能校门”,教室门及宿舍的出入也都在加装人脸识别系统。但闸机只是切入点,更多方案提供方希望用AI重构教育全流程,所以出现了上面我们看到的场景。《2019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及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智慧教育的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元。众多AI技术公司、教育场景公司加入红利的争夺中。

巨头公司也不例外。京东曾推出过一款基于AI的“超级眼镜”,据介绍,佩戴“超级眼镜”的店员可以看到眼前顾客的会员信息、用户画像、购物倾向等重要信息,全面实现“知其所想,投其所好”。2017年,京东还推出过自己的无人便利店,通过刷脸来记录顾客的购买喜好,并将这些消费行为信息保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