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经济来了,这一次,广州惊现一只独角兽!( 六 )

相比之下 ,

荔枝更倾向于大众UGC模式(用户生产内容)

, 试图挖掘人们的声音才华 , 强调“用户-主播-用户”的多向即时互动 , 从中释放出更多商业能量 。

作为这一商业模式的外延 , 荔枝的口号也颇具社交意味:“用声音 , 在一起” 。

很多人可能会问 , 相比简单直接、冲击力无可比拟的视频直播 , 相比精英化的PGC内容服务 , 偏向素人创作者的音频直播和录播 , 如何能打得过?

实际上 , 三者虽然都属内容产业 , 但性质可以说完全不同 。 视频直播 , 带有更强的秀场气质 , 对主播的颜值要求较高 , 绝大部分用户参与不到内容的生产中去 。 对不喜欢“当面鼓对面锣”社交的Z世代而言 , 并不一定是必选项 。

而喜马拉雅的PGC模式 , 内容生产者的技术门槛又很高 , 边际效应明显 , 而且体验感、互动感较差 , 一定程度上更接近我们曾熟知的传统媒体 。

相比之下 , UGC所产生的音频内容 , 剔除了画面 , 可以使互动更专注于内容本身 , 更利于培养用户的长期粘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