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恩师何炼成引我进入经济学( 三 )

何老师教学的认真态度可以说是少有的。他讲课条理清晰又充满激情,像剥洋葱似的由表入里,让学生听得入神。每讲一章(或一节),他总要布置一些作业给我们,其中有些作业是简单地回答问题,有些则是要学生写文章(短文)。我的经验是,上完他的一学期课后,除学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外,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长进。我敢肯定,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次作业,他都认真批改,否则,他怎么能发现我作业中的错别字呢?

我刚进校时,看到那么多城里的同学,知识面比自己宽得多,对任何问题都能侃侃而谈,我有点自卑。是何老师给了我自信心。记得第一学期,何老师经常组织同学们讨论,每次讨论由一位同学主讲,其他同学提问。主讲实际上是让学生自己讲课,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我第一次主讲大概在开学后二三周,讲的内容是关于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举的例子是绵羊与斧头。尽管我的普通话讲得不好,陕北方言重,同学们反映还不错,何老师也表扬了我。还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关于陕北农村收入分配的短文,何老师写的批语建议我向报纸投稿。尽管我并没有投,但他的批语使我倍受鼓舞。

常常听说不少大学老师总是按自己的模子塑造学生,要求学生按老师的观点想问题,写文章。但何老师从不这样。事实上,他总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以说,当何老师的学生,享有最大的自由。我上研究生后,常常谈一些在当时看来是“离经叛道”的观点,何老师不仅没有批评我,反而鼓励我。他的唯一要求是:“言之有理”、“论之有据”、“自圆其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