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计算产业,挟TaiShan之势而来的铁甲雄兵( 七 )

华为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努力可以追溯到28年前 , 并非始于最近几年 。 1991年 , 刚刚成立不久、当时尚显青涩的华为 , 在争取准入(开发JK1000)的过程中 , 开始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 。

那也正是芬兰大学生Linus Torvalds编写第一个Linux内核的一年 。 其时 , 闭源的Windows和Unix大行其道 , License费用昂贵 , 广大开发者期待着一种免费的、开放的、可修改的操作系统 。

其后 , 开源的Linux如星星之火一般 , 点亮了自由系统的世界 , 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开源软件 , 并且大量运行在嵌入式、PC、服务器等各种设备上 , 兼容了多种主流形态的CPU , 包括Intel、ARM、Power等 。

与此同时 , 在长期的历练中 , 华为终于塑造出与它的硬件相匹配的强大软件实力 。 前不久工信部发布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显示 , 华为又一次领跑 , 这也是它连续18年蝉联榜首 。

2007年 , 华为基于开源的Linux内核 , 在核心网软交换硬件架构上实现了实时操作系统 , 通过大量的研发和优化 , 将时延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 , 成功替换了以往固化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