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安利60年正青春:不卸任的“啦啦队长”,不停歇的创新迭代(11)

中国市场能做大做强的关键原因,是因为安利总部对中国团队充分信赖,并且充分理解中国环境。

入华24年来,安利并不是没有遇到过挫折。中国公司开业不久,中国政府开始限制多层次直销模式,负责开发中国市场的郑李锦芬致电理查·狄维士求助,后者给她的建议是,和中国政府充分沟通,表达留下来的愿望,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这场危机,果然很快就过去了。

从进入中国第一天,安利中国的操盘手就一直是黄皮肤、黑眼睛的华裔人士或者中国人,比如郑李锦芬是香港人,接棒她的颜志荣是马来西亚华裔,余放则是首位大陆籍的安利(中国)总裁。颜志荣和余放如今都已跻身安利全球执行管理层,安利中国经验反哺安利全球的组织通道顺利开启。

就连刚刚上任安利全球CEO的潘睦邻也是个“中国通”。作为安利成立以来首位非创办人家族成员的首席执行官,潘睦邻的中国经验很可能是他被选中的加分项。

此前,潘睦邻就职于百胜餐饮集团,在中国上海等城市工作和生活多年,也曾游历过中国几十个城市,他甚至对成都火锅还是重庆火锅更好吃这样的问题也饶有兴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