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子产业大败局( 五 )

自2011年下半年之后,日本各电器厂家的电视机业务萧条至极,相继有不少厂商退出,可以自主生产显示屏的厂商仅剩下松下和夏普两家。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日本电视机产业的本国产值被进口超越。

事实上,日本电视机产业一度“打遍天下无敌手”。

在1985年之前,由于具有高质量的画面效果(Hi-Vision,高清晰度),日本生产的电视机曾经作为一种非常紧俏的产品被大量出口到国外,尤其是美国。在那个年代,如果你在美国的酒店住宿的话,就会发现房间里配置的大多是日本产彩色电视机。日本甚至因此与美国有过一段持续数年的贸易摩擦:在1968年,由于销量太好,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就产自日本的彩色电视机提起了反倾销申诉。

可好景不长,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和日本广播电视台的故步自封终结了盛况。

1985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大力推动改革和公开化,减少了苏联与美国的抗衡。由于冷战的威胁变弱,美国就不再需要为了推行冷战政策而扶持日本,而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转而遏制日本工业的发展。所以,日本电视机的出口在1985年后急剧减少,进口则开始缓慢增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