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音乐罗曼蒂克消亡史( 五 )

比唱片公司略晚一些,独立音乐人的维权也在黄金十年的尾巴开启。因为虾米音乐早期采取“先收费再解决版权问题”的策略(以用户上传音乐,音乐人找上门后再付版权费),得罪了不少音乐人。2010年,“维权斗士”李志联合周云蓬、张佺、张玮玮、郭龙、小河、钟立风、万晓利等音乐人发布联名公告,控诉虾米音乐侵权上架独立音乐人作品的行为。

海外搜索引擎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2006年,主打正版音乐的巨鲸音乐网上线,与Google联手在华推出音乐搜索服务,据称一年就产生了近千万元的广告营收。但随着2010年Google离开中国大陆市场,每况愈下。

数字音乐版权纠纷最终引来政策层面的关注。2009年8月,文化部印发《文化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网络音乐内容审查工作的通知》,打击音乐盗版行为,无异于六年后的“最严版权令”。2011年,百度与环球、华纳、索尼达成协议,上线音乐平台ting!,提供正版音乐下载收听服务,这次历时6年的版权纠纷终于宣告结束。

眼光毒辣的商人则选择在此时抄底买入版权。律师出身的谢国民是其中一个,2012年,他从新浪音乐离职后创建海洋音乐。趁着唱片公司缺钱压低版权费的契机,谢国民以极低价签下多家独家代理,闷声囤积版权,再转手对盗版的数字音乐平台施加法律压力。在完成这些“一本万利”买卖的同时,谢国民成为独家版权模式的“始作俑者”,而海洋音乐这家名不见经传的音乐公司,也变成中国音乐市场上独有的“版权中间商”角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