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音乐罗曼蒂克消亡史( 六 )

据统计,在2011-2013年间,海洋音乐和近百家唱片公司达成版权合作,其中独家版权有20多家,覆盖环球、索尼、华纳、百代等巨头,曲库数接近2000万,数量之大,已逼近腾讯音乐上市时的版权曲库数。

个人用户不愿付费,唱片公司和音乐人不断紧逼,加上政策收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数字音乐平台都只能通过广告获得收益,商业模式远不成熟,但数字音乐平台在音乐作品传播中的作用已经无法忽视。

03 移动互联网重新洗牌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数字音乐玩家带来新的机会与挑战。摆在最前方的是用户使用习惯问题。据CNNIC发布第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 年6 月,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首次超越传统PC 使用率,达 83.4%。

在数字音乐领域也是同样。如今我们对“移动化”、“个性化”、“社交化”等特性早已烂熟于胸,但在当时,由PC音乐播放器照搬移植到手机上的音乐APP,依然重复着播放器的工作,显然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2009年开始公测的豆瓣FM可算是国内最早涉足个性化推荐的音乐产品,算法精准以至于成为初代自媒体KOL的日常话题。但它的移动客户端优化始终不如人意,后来又因为版权限制,曲库急剧下降,属于明明赶上了风口却又错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