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转型挑战?怎样打造核心优势?主动管理怎么做?四位大咖全讲明白了!( 二 )

以下是文字实录:

马晓立:非常感谢中国基金报邀请我们来参加这次盛会,也非常荣幸能够与几位嘉宾一起聊一聊券商资管未来的发展之路。

过去几年,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资产管理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1年底,整个券商资管行业总规模不到三千亿,而目前为止,总规模上升到了12万亿,最高峰曾接近17万亿规模,增长速度非常快。从2012年5月的创新大会开始,到当年10月“一法两则”之后,券商资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细分行业迅速成长为资产管理领域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尤其是2015年、2016年以来,券商资管行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些波折。2017年后,在监管加码、强化问责、回溯本源的背景之下,行业总体规模出现了下降,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学到很多。同时,券商资管行业中也涌现出很多非常优秀的专业机构。今天台上的三位嘉宾正是这些优秀机构的代表,简单估算下,三位老总所在机构管理的资产规模,加起来大概是2.5万亿,占整个券商资管行业的20%以上。

事实上,任何行业或者公司都会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或者神器,大集合就曾是券商资管的神器。从盈利能力或者规模竞争力而言,大集合优势非常强,但是从资管新规落地起,这个神器现在开始不奏效了,而且还要逐渐被收掉。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有一个券商资管行业的大事件,即约7000亿规模的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也正是今天在座的3家——东证资管、国君资管和中信证券率先获得了大集合产品改造的监管批文,将对行业其他券商资管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