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转型挑战?怎样打造核心优势?主动管理怎么做?四位大咖全讲明白了!( 五 )

我理解公募基金大集合改造,无论是公募产品、还是大集合资管计划,实际上都是朝着主动管理的方向发展。过去大集合发展迅速,可能更多是收益驱动因素,但产品实际运作情况如何,机构自身需要更加清晰规范的产品管理规则。如今,大集合产品需要进行改造,此时发行新的大集合资管计划,对品牌和产品的要求会更多一点。

虽然大集合往公募转型的开始阶段,会和公募基金产品有所差异,但未来集中发行后,这样的差异实际并不大。未来,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可能会在同一水平线竞争,门槛进一步降低之后,只要将产品做得好,未来的空间都会更大。

陶耿:首先感谢中国基金报的邀请。今天的三位嘉宾正好是三类券商资管,一类是拿到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一类是没有拿到公募牌的券商资管,另一类是证券公司的资管条线。刚才两位嘉宾都对大集合做了很好的全面介绍,我只补充一点,对国君资管而言,大集合“参公管理”(参照公募基金管理)最主要的一个收获是,资管机构能够为未来的公募业务打下扎实的基础。按照公募基金在组织架构、运作体系、信息披露、合规风控体系的标准,公司可以对各个条线的业务进行及时的调整。当券商资管有条件去申请公募牌照时,现在大集合的“参公管理”工作,对未来公司的发展将有重大帮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