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了业界大佬人气 重庆能否再次实现产业“变脸”( 三 )

今年1月,阿里巴巴重庆智能中心落户两江新区。近日,阿里巴巴旗下阿里云、b2b、零售通、口碑、大麦、阿里影业、蚂蚁金服、菜鸟、阿里集团客户体验事业部等经营团队已经正式入驻该中心。

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于2018年完工并启动运营,二期也即将开工建设。据了解,数据中心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将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单体数据中心。此外,腾讯在重庆设立的西南总部大厦也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投用。

除了BAT,今年智博会上,华为与重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共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重庆中心,将重庆建设成为中国计算产业高地;杨元庆宣布,联想将在重庆投资建设5G云网研发基地,未来五年累计销售额有望突破百亿元。

产业结构能否二次变脸

重庆是老工业基地,其工业体系主要是重工业,污染比较重,能源材料消耗也比较重,产品的附加值低。重庆市统计年鉴显示,1999年,重庆的支柱产业主要是汽车摩托车、冶金和化工,这三大产业的总产值占全市的58.2%。

2008年,重庆汽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4%,摩托车产量占全国的29.4%;全市汽摩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32亿元,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4.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