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0人“话”通信 |刘韵洁:中国互联网的“筑路人”( 三 )

数据通信局刚成立时仅6个人,后来发展到数千人。刘韵洁回忆道,数据局成立的目标是发展数据网络及业务。1993年9月,我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骨干网正式开通业务,网络覆盖31个省会和直辖市。随后,各省相继建立了省内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在CHINAPAC开通一年之后,1994年10月22日,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建成并开通,通达21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

当时,刘韵洁敏锐地意识到,互联网将成为一种未来趋势,电信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到互联网的发展建设中,否则将影响整个国家信息化的进程。基于这种考虑,刘韵洁开始积极推动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水平争取与世界同步。1994年3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北京、上海节点工程开始建设。当年9月,中国电信与美国Sprint公司签订了两国互联网互通协议,当年10月,我国面向公众开通了互联网业务。这比欧美国家很多传统的电话公司开通公众互联网业务都要早,当时美国AT&T和几个小贝尔公司都还没启动互联网业务。

然而,当时国际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几乎“清一色”地使用英语,这限制了中国大多数用户使用互联网,此外应用互联网也多是科技人员与知识分子联网到美国去检索科技文献。当时带宽也很贵,国际互联网接入不仅有业务上的互联互通结算费用,而且接到美国的电路费由中国单方出,而不是像电报网、电话网那样双方各负担一半电路费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