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APP为何在7月率先提出“鞋穿不炒”?( 二 )

NIKE 创始人菲尔·奈特大概不会想到 , 写在自传《鞋狗》中的这一句人生信条 , 竟成了大洋彼岸炒鞋热潮中的年轻人们的最好写照 。

秉持“别问 , 问就是热爱 , 热爱就是冲”的信条 , 在被称为“冲冲日”的 8 月 19 日 , 某球鞋交易平台仅 26 款球鞋就达成了 4.54 亿元的交易额 , 而当天新三板交易额不过 3.9 亿元 。

一天冲出一个新三板的背后 , 是今年以来持续升温的炒鞋热潮 。

“70后炒股 , 80后炒房 , 90后炒币 , 00后炒鞋”的说法不胫而走 , 折射了球鞋由小众的圈层文转身成为理财产品的社会现象 , 但有句说得更好的老话是:\t“你不理财 , 财不离你” 。

“炒鞋年入50万”终究是属于极小部分人的神话 , 更不乏被一夜暴富冲昏头脑最终血本无归的惨剧 。 \t正如央视新闻说道“鞋穿不炒!\t上集还是‘炒鞋’的诱惑 , 下集可能就是暴跌的‘泡沫’”

球鞋本身就是篮球、潮流、街头、说唱等小众文化的 icon , 转售App 扮演的也更多是打破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 , 提升效率的平台角色 。 \t但其中部分玩家却顺势带起节奏 , 以此赚取流量与利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