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记忆:“大庆精神”( 四 )

(后记:一个时代的英雄事迹在人们心目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有着巨大的鼓舞人心的力量。但同时也必须牢记,任何时候都要站在战略高度去思考英雄的用武之地,《人民日报》中《大庆精神大庆人》的文末是这样写的:“在大庆人已经为祖国建设立下奇功的时候,在全国都学习大庆的时候,他们还要‘冷一冷’,继续运用毛主席提出的‘两分法’,从自己的不足处找出不断前进的动力。这不正是我们想了解的问题的答案,也是大庆人更可贵的性格吗?”)

主要参考文献:

董志凯. (1992). 建国初期新中国反“封锁”的效应和启示. 经济研究参考,(Z6), 810-816.李昕. (2014). 1949年以来中国石油进出口地位演变.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6(1), 1-6.李玉琪, 张旋. (2013). 论玉门油田的贡献.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2(1), 27-32.于洪波. (2018). 大庆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 大庆社会科学,(1), 33-36.朱舒坤. (2016), 大庆精神的由来与发展. 人民网党史频道: 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6/1229/c85037-2898483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