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处理器年底大量上市:AIoT芯片市场开启抢夺战( 六 )

既可以用物理不可克隆功能(即PUF,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这是一种“数字指纹”技术,每个半导体设备(如微处理器)拥有唯一的身份。也可以构建信任根(Root Of Trust)的平台环境。当然也有数个其他信任根(Root of Trust)的平台可以采用。平头哥的RISC-V处理器就采用可信执行环境TEE的方案。

“我们保证RISC-V处理器安全的方法会包含但不限于上述的方式。对于处理器的安全,不同的公司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实现不同的安全级别,但要实现更多的安全功能肯定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林志明表示。

RISC-V成为AI和IoT时代代表性的指令集需要机运

至此,无论是RISC-V技术本身还是其生态建设的进展都已经非常清晰。接下来需要关注的就是RISC-V未来的发展。

产品进展方面,林志明表示:“作为RISC-V CPU IP的领导厂商,我们第一个RISC-V CPU IP是2017年第四季度提出的,2018年开始陆陆续续获得客户的采用。客户取得授权后需要设计和投片,到现在一年半时间差不多刚好样品出来。再花半年推动量产、上市以及软硬件的整合,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年初开始RISC-V的产品就会比较多的投入市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