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的前世今生:美国人的灵感,日本人的发明,却被中国人发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二维码的前世今生:美国人的灵感,日本人的发明,却被中国人发

使用支付宝付款、微信加好友时、扫码骑共享单车时,我们都会使用二维码。这一张张小小的二维码图形,已经占据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全世界几十亿人,每人每天都会消耗无数二维码,日积月累,二维码会消耗光吗?答案是会也不会,但具体为什么,我们后面会给出答案,现在先聊聊二维码背后的故事。

二维码也被称为二维条码,是指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另一维具有可读性的条码,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被设备扫描后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也就是说,二维条码是通过一维条码扩展得到的。一维条码,就是我们常说的条形码,在各种商品包装上很常见。比如肥宅快乐水的易拉罐上,那些宽窄不一的条纹就是条形码。

二维码的前世今生:美国人的灵感,日本人的发明,却被中国人发

条形码背后的故事

条形码是70年前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年轻人发明的,这个年轻人叫诺曼·伍德兰德(Norman Joseph Woodland,1921年9月6日-2012年12月9日),1948年,他和另一位联合发明人伯纳德·西尔弗(Bernard Silver)联合开发了条码技术,并于1949年申请专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