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的前世今生:美国人的灵感,日本人的发明,却被中国人发( 四 )

二维码的前世今生:美国人的灵感,日本人的发明,却被中国人发

1992年,诺曼·伍德兰德获得美国国家技术创新奖,这是美国为技术成就颁发的最高奖项,由美国总统授予国内杰出创新者。2011年,他被选入美国国家发明家名人堂,已于1963年去世的西尔弗被一同追授。2012年12月9日,诺曼·伍德兰德因阿兹海默症和衰老在家中离世,享年91岁。

今天,全世界每天要扫描50多亿次条形码,用于跟踪图书馆中的书籍、医院的病人、便利超市的商品等物品,条形码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政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维码是这样诞生的

我们如今使用的二维码,则是在一维条码,也就是条形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一维条码的容量有限,它的宽度记载着数据,长度却没有,一条一维条码只能容纳20个英文数字,极大地限制了信息的存储量。为了记载更复杂的数据,如图片链接、网络链接等,人们在一维码的基础上纵向拓展出另一个维度,发明了二维码。

二维码的种类有很多,我们常说的二维码往往指的是QR图码(全称为快速响应矩阵图码;英语:Quick Response Code),它的发明者是一个日本人,来自日本DENSO WAVE公司的发明家原昌宏(Masahiro Hara),DENSO WAVE是全球第一大汽车零件供应商电装(DENSO)公司旗下的子公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