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对待Mate30概念股 华为去美化到国产化有多远( 四 )

如果无法获得新版的ARM架构,海思芯片性能的迭代速度或将减缓;假如无法更新EDA的版本,海思5nm及以下的制程迭代也或将受限。毕竟半导体产业链不同于传统制造业,各大优势厂商所建立起来的专利壁垒就类似于在说:“你明明知道哪条路是通往目的地,但那条路其实已经被人重重关卡封得水泄不通,你必须得另辟蹊径。”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的最大软肋是或是制造被卡在了台积电手上。就算IP、EDA的授权估计还能拖一拖,但台积电的合作对华为海思而言,则是重中之重的关系。海思属于典型的设计公司(Fabless),需要找代工厂(Foundry)才能把芯片生产出来。目前全球代工厂里,10nm制程以下的玩家只剩下台积电和三星,而能够实现7nm的量产只有台积电。反观国内的代工厂龙头中芯国际,目前还停留在28nm制程,14nm仍未量产。换而言之,华为的高端机,非台积电代工不可。当然,从实际情况来看,台积电的7nm订单中华为海思的量大价优,从商业的角度上看,双方分手的概率还是不高的。

此外,鸿蒙对安卓系统替代的可行性目前也需要打一个问号。对操作系统而言,实际上最重要的不是所谓的流畅度,而是生态圈与用户习惯的成熟度,假如鸿蒙不能有颠覆性的创新(类似当年安卓、iOS系统颠覆塞班的统治权),仅以模仿者的姿态出现,又能说服多少消费者的钱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