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懂的“黑话”:00后社交“通行证”( 二 )

拼音缩写仅仅是“黑话”组成形式的冰山一角。据不完全统计,00后社交“黑话”的造词方式包括汉字缩写,拼音缩写,粤语、英语、日语缩写,高难度的拼音和英文字母混搭缩写等。例如,nbcs=nobody cares(没人在意),bhs=不嗨森(不开心),5151=委屈,KS=抢人头,rps=真人cp,sk=生日快乐,ky=没眼力见(来自日语)等。

据说,这股字母缩写体的风潮发源于饭圈。饭圈,是各路明星粉丝的聚集地,类似“全网粉丝后援会”。追星女孩迪迪自封“饭圈语言十级课代表”,她经常混迹微博、豆瓣小组、晋江论坛等平台,对饭圈“黑话”了如指掌。

迪迪说:“大多数时候会缩写人名。一是为了方便;二是防止被其他人找到,如果一条微博中有爱豆(指偶像)的名字,但内容谈到其他明星,这样就占了其他明星的广场(指在微博“实时”板块搜索明星名字后的内容),有点鸠占鹊巢的意思,这样会被别家粉丝骂的;三是觉得缩写人名好玩。这些语言更像是一张通行证,如果别人用这种语言和我说话,我会觉得找到了同类,聊天时也会亲近不少。”

这种近乎加密的语言以极快的更迭速度在网上传播,由同类破译解读,并且持续更新发展。在外人看来,这似乎只是一连串的乱码,同类却可以从中解读,抵御了非同类对他们世界的窥探,在群体之间完成信息传播的全过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