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懂的“黑话”:00后社交“通行证”( 五 )

在语C圈里,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术语。例如:“皮”(指所扮演的角色)、“皮气”(指所扮演的角色的性格特点)、“小剧场”(指语C活动中,由其他人提供的一个场景)、“paro”(背景设定)。这些约定俗成的圈内规范让00后在语C圈内具有归属感,更吸引他们的是,语C的题材不仅取材于电视剧、电影,还涉及游戏等热门话题。

语C按照方向可以分为原创语C与同人语C。原创语C分为古风语C和现代语C,古风语C又可分为宫斗、阁斗、玄幻等题材,而现代语C则分为酒吧、夜店、黑帮等题材。同人语C按照内容可分为ACG(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狭义上的二次元)、小说、影视、历史、明星等,圈层极其分明。

每一个语C圈都有一套独特的语言,00后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加入,可从“纯白”(指语C初学者)开始“混圈”。00后对新朋友的要求指向性明确,他们交朋友以“同好”为主,不论是QQ群、微博、贴吧、豆瓣、B站、抖音,或者制服圈、漫画圈,都是他们“混圈”的阵地。

学术界对此现象已有关注。郑欣、朱沁怡、孙文峥等学者的研究表明,00后社交“黑话”的形成源自对书面语和口语的改写、缩写以及对网络语言的模仿、攫取和接收,并在他们日常生活的创造、使用和传播中成为自我表达、情感宣泄、身份建构以及寻求认同的重要工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