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经济70年·国际金融危机|亲历者汪建熙:中投出海记: 亲历金融海啸( 三 )

2007年9月29日,中投公司成立。楼继伟亲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首任总经理是高西庆,另外还有包括汪建熙在内的4位副总经理。

投资摩根士丹利

2007年11月底,楼继伟第一次以中投董事长身份出访,将中投介绍给国际社会,拜会主要发达国家,汪建熙和中投私募部总监胡冰也都在陪同出访的随行人员中。就在准备从英国去法国之时,汪建熙和胡冰的行程被改变,楼继伟指示两人,立即飞往美国去做投资项目的尽调和谈判。

那时,美国金融危机实际已经发生,次贷债券价格不断下跌,危机的爆发在宏观上是源于金融机制有问题,微观原因是金融机构的资本金较小,无法支撑抵押债券过大规模。

美国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形成大量资产减值。 摩根士丹利2007年第四季度次贷债券投资损失高达94亿美元,其中有78亿美元是基于次贷业务。这直接导致公司成立73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急需资本金补充的摩根士丹利就找到了中国。” 汪建熙说。

即使是自救,华尔街上各机构对竞争对手也保持戒备之心。如果注资摩根士丹利,必须先要对它进行估值,这是一项浩大且十分专业的工作,且必须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按照国际惯例,估值要聘请外部财务顾问进行尽调,身处前线的汪建熙和胡冰首先想到的就是请久负盛名的高盛担任财务顾问。“高盛?摩根士丹利打死也不同意,因为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是华尔街上的老对头,把摩根士丹利所有的账目给高盛看,那摩根士丹利出什么招儿高盛都知道,等于把底牌亮给了竞争对手。”学会计出身的汪建熙深谙此道。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换一家,最后找了一家中型投行做了这次交易的财务顾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