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科创板 科技股还能去哪上市?( 八 )

东兴证券统计数据显示,从近5年上市新股来看,科技股表现不断下滑,涨幅前30%内的科技股占比不断下降;医疗保健股表现分化,涨幅数量、破发数量均居子行业前列;软件服务行业新股不同时间点破发数量均具行业前三。

海外上市“软成本”较高

上市过程牵涉甚广,除了上市门槛、估值等“硬指标”,综合多名受访专业人士的观点,企业需要考虑一些例如融资成本、上市后的维护成本、监管环境、法律环境、股东退出等等“软环境”。而与上交所的科创板相比,内地科技股如要选择港股市场甚至远在大洋彼岸的纳斯达克市场,这些软性成本必然较高。

在融资成本方面,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如果选择去香港或纳斯达克上市,那么在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这“上市三大件”的选择范围上十分有限,且收费较高,并且在上市后也需要中介机构帮助递交当地证券监管部门要求的文件,融资成本较高。

而如果选择在科创板上市,那么中介机构的选择可以拓展到很多规模不大的本土机构,融资成本较低。

上市后的维护成本方面,上述资深人士表示,例如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对其CFO的要求较高,通常需要有融资背景、最好投行出身、对公司业务了解、具有财务知识,同时也要英语表达流利,因为需要与投资人做沟通,而这些英语沟通按照纳斯达克市场的要求是有语音录音发布在网站上。具有这样素质的人才,其薪资水平相当之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