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诺贝尔奖从今日起陆续揭晓,今年很有看头( 六 )

美国冷泉港实验室(CSHL)教授Jason Sheltzer认为,今年是时候让基因编辑技术得奖了,获奖者应该包括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教授杜德纳(Jennifer A. Doudna)。

杜德纳是新型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 9的发明人之一。她曾以通讯作者的身份撰文要求在世界范围内禁止使用该技术,给科学家、伦理学家和公众以时间,充分理解围绕这个科学突破的问题。

对于物理学奖的猜测,美国物理学研究所所属网站inside science报道称,天体物理学近年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环绕太阳以外恒星公转的“太阳系外行星”的发现成为获奖热门。瑞士日内瓦大学名誉教授米歇尔·梅杰等人于1995年首次发现系外行星,随后相同类型的行星不断被发现,人类对太阳系外行星的认知取得进展。

诺奖是怎么评选出来的?

一直以来,人们好奇于诺贝尔奖的评选规则。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

物理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经济奖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该委员会三年一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