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诺贝尔奖从今日起陆续揭晓,今年很有看头( 七 )

各个阶段的评议和表决都是秘密进行的。诺奖一般只发给个人,但和平奖例外,也可以授予机构。候选人只能在生前被提名,但正式评出的奖,却可在死后授予。

诺奖历史上,获奖者中比较多的是白人男性,引发了关于评选偏见的争议。据《自然》杂志报道,针对获奖者的性别和种族比例“不平衡”问题,诺奖的评选方之一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秘书长、生物医学科学家戈兰·汉森表示,他们已经为改善不平衡采取了措施,如果这还不够,院方准备付出更多努力。

但是汉森强调,获奖者的科学发现必须是最重要的评判对象,不然诺贝尔奖的价值会被拉低,最终会伤害到所有人。

有趣的是,BBC曾通过分析历年诺奖得主的照片和信息资料,总结出诺奖得主的一般特征:61岁左右的美国已婚男性,不戴眼镜,经常剃须。

虽然这样的结论不一定靠谱,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美国一直都是诺贝尔奖的大户。

新京报采访人员 陈沁涵

编辑 丁天 校对 吴兴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