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家电格局将上演中国独秀,洋品牌的中国路将怎么走?( 四 )

由此这将会为中国企业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 , 进行家电业务的投资布局 , 提供了新的机会和突破 。 包括通过资本并购收购当地的老牌家电品牌和企业 , 谋求在当地市场快速走上去 , 比如海尔收购美国GE家电、意大利CANDY、美的收购东芝白电等;同时采取中外合资的方式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工厂 , 通过整合资源实现风险和利益的共担共享;此外还可以直接将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对外输出 , 以高品质的“中国造”重新培养用户信任、激活用户需求 。

正是在这样一个“早就全面开放、充分市场竞争”的行业中 , 培养和打造了中国家电企业独有的“耐击打、抗冲击、敢拼搏、勇拓展”实力和水平 , 这也让近年来大量外资品牌在中国家电市场上从领跑者走向跟随者 , 甚至一批欧美日韩企业或被动或主动退出中国家电的市场竞争 。 这也让不少运营和经销洋家电的平台和商家不禁疑问:未来这些洋家电在中国市场上又将何去何从?会一个个逐步衰退或退出呢 , 还是会迎来一轮强劲反弹的新浪潮?在家电圈看来 , 未来一大批外资洋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会更加精彩和多元化 , 以不同的方式参与竞争 。

在消费多元化的背景下 , 大量洋品牌在中国家电市场不会快速消失或退出 , 而是会出现一轮经营细分化的新格局 , 参与中国市场竞争;要么是高端 , 要么是原装进口 , 要么全面本土化;同时 , 在中国企业和中国资本主导下 , 收购外资企业将会成为一种长期性的经营手段 。 因此 , 一些洋品牌会更换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后 , 在中国市场继续存在 。 比如有的会将品牌租赁给中国企业运营 , 有的直接就卖身中国企业 , 还有的会寻找有实力的中国商家和企业进行合资经营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