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诺贝尔奖也要看基因?这些家族曾抱团领奖( 七 )

1906年,约瑟夫·约翰·汤姆森(Joseph John Thomson)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对气体导电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巨大贡献”。他首先提供了电子存在的直接证据,打破了“原子是物质结构最小单位”的观念,揭示了电的本质。1937年,老汤姆森的儿子乔治·佩吉特·汤姆森(George Paget Thomson)与克林顿·约瑟夫·戴维森(Clinton Joseph Davisson)被联合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在晶体对电子衍射的实验发现”。

【“兄弟档”诺奖得主】

问鼎诺贝尔奖也要看基因?这些家族曾抱团领奖

自从诺贝尔奖办法以来,史上只有一对“兄弟组合”摘得了诺贝尔奖桂冠,他们就是来自荷兰的丁伯根兄弟,两兄弟分别获得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和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联合授予拉格纳·弗里希(Ragnar Frisch)和扬·丁伯根(Jan Tinbergen),以表彰他们“开发和应用了用于分析经济过程的动态模型”。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卡尔·冯·弗里施(Karl Von Frisch)、康拉德·洛伦茨(Konrad Lorenz)和尼古拉斯·丁伯根(Nikolaas Tinbergen),表彰他们“以在个人和社会行为模式的组织和启发方面的发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