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临床治疗新途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三位英美科学家( 三 )

也就是说,在几十年前,凯林曾经走在放弃科研的边缘。

后来,凯林曾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短暂实习,之后来到了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开始接受临床肿瘤学的训练,但为了达到毕业要求,威廉不得不进行两年的基础研究,也阴差阳错地回到了实验室。

后来,凯林经历了实验室关门。在困境中,一个偶然机会,凯林加入了视网膜母细胞瘤研究的先驱之一——大卫·利文斯顿教授的实验室。

在利文斯顿教授的实验室,威廉分离出了能够结合DNA、促进细胞增殖的E2F蛋白,这种蛋白与视网膜母细胞瘤有关。就是这段经历改变了凯林的人生,他认识到,癌症患者最终的希望,还是来自对癌症分子机制的理解和与此相应的有效疗法。

1992年,凯林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实验室。在了解到了一种叫做希佩尔-林道综合征的遗传疾病后,凯林发现,身患这种疾病的患者的肿瘤生长在血管丰富的部位,而氧气在这些肿瘤的生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凯林团队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而且这项发现具有相当的普适性。基于这项研究成果,凯林与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分享了2016年的拉斯科基础医学研究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