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逐梦的香港人”郑斯方:想继续创业,做更多事情( 六 )

培养孩子“国际化”

郑斯方从小在教会小学、中学念书,后来考入香港的大学,又到英国读研深造,算是最典型的香港青年成长轨迹。

郑斯方之所以选择了来内地发展,和他小时候的经历不无关系。上世纪90年代初,他父母在内地开画室,郑斯方和弟弟郑衍方放暑假都会来内地和父母团聚,他当时的感觉是内地太落后了。

“我和弟弟从小就是一放学看动画片、打电玩,来了内地的小镇,发现连电视机都没有,更不用说动画片和游戏机。”郑斯方记得,那时父亲会开着面包车,装上一车人,带着食材、工具,到海边烧烤。

郑斯方和他弟弟也因此接触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有山东人、四川人、湖南人,跟着他们,弟兄俩学说普通话,还学会了吃辣。郑斯方感觉,在北京交朋友比香港容易得多。“在北京可以不断认识不同的人,但在香港有固有的圈子,小学中学大学,一直都是这群人。”

现在的内地,早跟郑斯方小时候的印象截然不同,反倒是香港这些年的变化不大,北京有很多新鲜事物,手机支付、外卖,这些在香港很难实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