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专访邵亦波:投资1亿美元,以科技推进人类心灵的自由与快乐( 二 )

但他本人对于“别人眼中的自己”并没有太大兴趣,他更多关心的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自我。

寻找真实自我

在硅谷一处林木和草地环绕的白色房子里,邵亦波光着脚出现在客厅,穿着看起来随意又舒适的衬衫和短裤接受了硅谷洞察的专访。

说起探索自我的历程,你能感到他的敞开和放松,语言似乎是顺着分享的欲望自然流动出来。但语言本身却在他那么流畅的诉说中,显得愈发蹩脚起来:有很多感受与体悟,是超越语言的,还有很多勉强可以一用,却太容易被误解。

原创<br> 专访邵亦波:投资1亿美元,以科技推进人类心灵的自由与快乐

比如,他不太喜欢也不太确定将探索自我的过程与“灵修”这样的词划等号,因为这个词有太多不同的定义,如同一个繁杂而凌乱的市场。同理,“冥想”这个词他也不太确定。

“我是在寻找真实的自我。很多人对自我的认知有一种固定不变的错觉,觉得自己的智力、能力和品质等都是先天形成的,或很难改变的。如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所说的,这些人形成了固定型心智。事实是,自我是可以不断进化和成长的,这是成长型心智模式,接受积极的成长型思维是很多事情的关键。比如,我的内在成长历程是从想要做一名更好的父亲开始的”,邵亦波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