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9诺贝尔物理奖:让我们在太阳系外看到地球的影子

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恒星级黑洞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执行总编,北京天文学会副理事长。

刚刚教完课,还在回程路上,就被三位天文学家获得2019年物理学诺奖的消息包围。

三位获得诺奖的人分别是詹姆斯·皮伯斯(James Peebles)、米歇尔·梅厄(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eloz)。皮伯斯获奖的理由是物理宇宙学的理论研究,而另外两位因发现第一个围绕类日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而获奖。

解读2019诺贝尔物理奖:让我们在太阳系外看到地球的影子

图1/5

就是他们了!2019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图片来源:https://www.nobelprize.org)

本来分别有可能获奖的领域,现在同时获奖,的确有些让人意外,不过也是意外而自然。

在天文学界,皮伯斯的名字是如雷贯耳,可以说是宇宙学领域内的先驱性人物。自从1970年以来,他被广泛认为是世界领先的理论宇宙学家。在这期间,他主要对原始核合成,暗物质,宇宙微波背景和结构形成等领域做出了理论贡献。之前笔者曾经在很多场合听到过众人谈论皮伯斯有望得奖的可能。俗话说,只要活得久就有可能,今年84岁的皮伯斯终于等到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