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快完蛋了?( 六 )

出租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的纷争,自网约车成立之初,就一直未有很好的解决措施。同时,激化的竞争导致了大城市堵塞的交通,限发牌照的规定下,Uber增长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Uber不得不加快对二三线城市和更多海外市场的渗透。可是Uber在海外市场的日子,也不见得好过。

在抢占海外市场的过程中,Uber常面临和本土企业的竞争。在一些国家,Uber只得惨淡收场,通过合资公司的形式“退出”竞争:在中国,Uber与滴滴合并,获得20%的股份;在东南亚,Uber与grab合并,获得27.5%的股份;在俄罗斯Uber 与Yandex.taxi合并,获得36.6%的股份。

根据半年报,北美仍是Uber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市场,收入达到35.2亿美元。北美与欧洲、中东、非洲地区的增长最快,同比增速分别为22%和23%。亚太地区的增长缓慢,半年收入为5.43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10%。

2018年失去东南亚市场后,科斯罗萨西表示不会再放弃印度、中东和非洲等市场。此消彼长的价格战从未停歇。

除了应对本土企业的竞争,Uber在国外市场遇到的政府监管更加严峻,它不得不“削尖脑袋”求生存。想要说服更多的海外市场打开大门,Uber需要在自证中不断规范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