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出土了一批明代火铳,铭文令人疑惑,学者:宝源局功不可没( 四 )

\r\n

\r\n这批火铳出土之初 , 人们对铳身上的铭文很是疑惑 , 因为铭文的内容是“洪武五年十二月吉日宝源局” , 而史料中记载的宝源局是明代官方的铸币部门 , 其地位大致相当于现代的央行 。 \r\n后来 , 有些相关学者在对这批火铳进行仔细研究后 , 发现这批火铳铭文刻写规范、铸造技术规格统一 , 应当是具有大规模火器生产能力的部门铸造 , 并且结合明太祖朱元璋曾于洪武八年下诏“宝源局恢复铸造大中通宝钱”这一史料 , 可以推断出洪武十三年之前向明军供应火器的重要部门就是宝源局 。 \r\n至此 , 我们还能推断出洪武十三年之前宝源局的发展历程:\r\n1、至正二十一年 , 朱元璋下令设立宝源局 , 主要负责铸造大中通宝钱 。 由于当时铸造大中通宝钱和火器的主要原料都是铜 , 所以朱元璋就将麾下的火器工匠归入宝源局中 , 使宝源局成为一个具备铸造钱币、生产火器等职能的部门;\r\n2、随着战争对火器需求的激增 , 朱元璋曾一度命令宝源局停止铸造钱币、专门生产火器;\r\n3、洪武八年 , 大规模战事逐渐减少 , 对火器的需求也相应减少 , 朱元璋又下令宝源局恢复铸造钱币;

推荐阅读